“我们喝的水跟城里人的自来水没有区别!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射镇胜利村68岁的张福泉老人打开水龙头十分感慨。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,目前,全市有600多万农民像张福泉老人一样喝上了城乡一体化的安全水。
“政府搞了集中供水工程,我们不再像祖辈那样喝‘牛脚凼’的水了!”张福泉告诉记者,龙射镇历来是缺水区域,稍遇天干就四处找水,因此人们夸张地说牛脚印里的积水都要被利用起来。2007年,彭水县水利部门投资400多万元,按城镇水厂建设标准兴建了一处集中饮水工程,近万人从此喝上了跟县城自来水没有区别的安全饮用水。
“以前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相当分散,建一个小水源仅解决几户十几户人的饮水问题,同时因为点多面广,相应的制水工艺和消毒设备跟不上,农民即使有水喝也不一定能喝上安全水。”市水利局水利处工程师宋刚勇告诉记者,2007年起,市水利局在全国率先探索规模化的集中饮水工程建设模式,即在适宜区域以城镇水厂的标准兴建覆盖面较广的供水工程,使城乡居民用水达到同水同质。
宋刚勇说,在城镇原有水厂的基础上更新供水工艺和扩大供水管网,覆盖更多农村居民也是促进城乡饮水安全一体化的有效途径。记者在梁平礼让镇看到,该县投入近600万元,将礼让水厂的管网延伸至镇水厂周边的1500多个农户家中,使6000余农村居民直接喝上了与场镇居民同水同质的安全饮水。
据了解,重庆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,饮水安全率先统筹的模式受到水利部的关注和认可。目前市水利局正加大资源整合,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调度,充分利用原城镇的供水设施和大量新的集中式水厂建设,力争在2012年前,统筹解决全市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