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8月16日从哈尔滨市建委了解到,在今年哈尔滨市启动的151项道路改造工程中,已经完成迁移的管线数量达到1380条,涉及供水、电、气等九大类管线,创造了历史之最。今后哈尔滨市道路将逐步实现地下所有管线由一家单位负责施工,容纳十余家单位管线。不但可节省近50%的地下空间,道路重复开挖次数也将减至十分之一。
今年已迁移九大类管线1380条
据哈尔滨市建委初步统计,在今年哈尔滨市启动的151项道路改造工程中,有91项工程需要迁移和新建地下管线,涉及供水、排水、燃气、供热、电力、通讯、有线电视、交通信号及铁路部门等九大类,20个部门,33家产权单位。共需迁移管线1380条、新建管线610条,迁移量为前8年的总和。“许多道路工程都涉及到管线迁移工作,如果被确定为需要管线迁移,则必须在第一时间完成这项工作,否则其他的工作无法开展。”哈尔滨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,目前,这1380条管线均已完成迁移工作。
未列入年度计划不得开挖
今后涉及到城市供水、排水、燃气、热力、电力、通讯等新、改、扩建管线建设项目,首先由各管线产权单位制定本年度科学合理、切实可行的管线建设计划,并经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,向相关部门报送本单位下年度管线建设计划。然后由该部门依据编制原则汇总形成年度计划草案,并组织召开由规划、房产、财政、交通、城管、交管、水务等部门参加的城市地下管网年度建设计划会议审定,然后下发执行。最后,在实施工程中相关部门根据管线建设实际情况,对年度管线建设计划进行适度调整。对因管线建设单位漏报、错报等自身原因而导致未能列入地下管线年度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,各审批部门不予办理相关建设手续。
统筹管理保证管线顺利迁移
根据今年路改工程计划,哈尔滨市提前组织各管线单位开展相关管线情况调查,掌握需动迁管线规模、种类,并依据调查情况编制了《哈尔滨市2010年路桥建设工程管线动迁和树木移植实施方案》和《管线动迁和树木移植任务时限表》,确定了管线动迁原则、范围、时限、职责分工及保障措施,为动迁工作展开做好准备。在管线施工前,会同哈尔滨市规划部门,组织有关管线单位集中办理施工会签手续,保证施工需要;在管线施工中,根据不同管线的施工特点和要求,提出了“先外后里、先深后浅、先粗后细”施工时序,解决施工过程中线位挤占、相互交叉、道路封闭期长、材料运输困难等问题,提高了施工速度。
“今年管线完成迁移后,路改重要路段的通信线缆已经全部实现同沟敷设,由一家建设单位统一实施,容纳十余家产权单位20余条通信、信号电缆、光缆。与传统的管线铺设相比,可节省近50%的地下空间,道路重复开挖次数将减少至十分之一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逐步建立管网信息平台
哈尔滨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哈尔滨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地下管线地理信息平台,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“统一、通用、标准、共享”。这也将成为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“问诊平台”,如遇突发事故应急抢险、管线开挖建设等情况都可以准确调出所需地区地下管线的准确信息。现在哈尔滨市正在对路改工程涉及的地下管线进行三维准确定位,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整理,储存基础资料,逐步系统地建立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