阀门关闭燃气却未断
昨天下午,记者接到读者报料后来到事发现场,燃气集团公司职工杜长青在现场告诉记者:当天上午,公司按照计划对该酒店进行燃气置换,一切准备完毕后,对燃气阀门进行电子打火。就在这时,工作人员发现,在没有刷燃气IC卡、打开酒店燃气计量表阀门的情况下,却意外注意到厨房内管道里已经有燃气,并且厨房在使用管道燃气。
发现管道“私自改装”
随即,工作人员仔细对管道进行排查,在该酒店后堂墙内有一个“三通”式的燃气管道接头,与之连接的有一根直径达2寸的管道沿墙通到墙下方(见图)。同时,这根管道中燃气没有流过酒店的计量表。根据他20多年的工作经验判断,这是明显的“私自改装燃气管道设施”。再说,当燃气管道经过墙体时,是不允许有接头的,否则会留有安全隐患。
当时,工作人员要求立即切断燃气,砸开墙体检查,彻底弄清楚管道走向,以确定酒店是否盗用了燃气。此时,酒店的负责人认为,店内当时已经有客人在用餐,此时切断燃气、砸开墙体不合适,并建议下午暂停营业后,再进行检查工作。据介绍,由于当时双方意见不统一,随时可能发生肢体的冲突。杜长青说,燃气公司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“110”。辖区民警赶到了现场,平息了事态。
涉嫌盗气9万立方米
合肥管道燃气供应公司副经理姚一兵昨天说,从目前的检查以及证据搜集情况来看,依据相关规定,可以认定酒店方“私改燃气设施、盗用燃气”。他说,该酒店2002年6月使用燃气至今,初步判断已经使用约12万立方米的燃气,其在计量表上只有3万立方米,所以可以认定“盗窃使用燃气约9万立方米”,按照营业性用气价格计算,每立方米燃气是2元,现在酒店已经“盗窃价值达18万元的燃气”。
合肥市公用事业监察大队已经开始对该酒店“盗窃燃气事件”进行了立案调查。
酒店:从未动过管道
记者现场采访时,该酒店的经理对记者说:“根本不知道管道事情,酒店方也从来没有碰过管道。”随后,记者与该酒店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取得了联系。他说:“三年来,我们企业都是依法交纳燃气费用,从来没有私自动过管道!”他认为,进行燃气置换时,如果自己企业盗窃燃气,燃气公司过来,企业肯定要遮掩,但当时酒店根本没有遮掩。因为燃气属于易燃易爆的,作为非专业人员,自己不会、也没有专用的设备在主管道上私自接上管道,酒店不存在“私改燃气设施、盗用燃气”。当时管道是由燃气施工队进行施工的,自己每个月都“包月交纳燃气费用5000元”。燃气公司目前对酒店下达行政处罚单,酒店方非常疑惑,昨天公司法律顾问已经进行了调查。
燃气公司:合肥首例
对于该酒店负责人的解释,合肥管道燃气供应公司副经理姚一兵说:“根据下午对管道的勘察,可以完全认定酒店在管道上‘做过手脚’。虽然当时安装燃气管道是另外一个施工部门施工的,但是按照规定,墙里面是绝对不允许接管道的。退一步讲,即使当时施工单位装错了,也不可能违反规定将管道接头放在墙里面。”
据合肥燃气集团公司有关同志介绍,类似这种商家涉嫌盗用燃气数量巨大的现象,以前在省城还没有出现过。
![]() |
(本文章系转载,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如有任何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)